宫颈癌呈年轻化趋势,如何尽早发现宫颈癌的早期信号? 二维码
近期,世卫发布《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》,世卫大会首次承诺要消除一种癌症。宫颈癌多由HPV病毒感染导致,而HPV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性活动传播。数据显示,约一半生育年龄女性,至少感染过一种类型的HPV。 “宫颈癌”这个词汇近几年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线,大家对它的了解也逐步深入。小编详细给大家科普感染HPV病毒后,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宫颈癌的? 宫颈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,仅次于乳腺癌之后,平均每2分钟就会有1名女性死于宫颈癌。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万,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%。而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与HPV感染有关。 什么是宫颈癌?“宫颈癌,全称为子宫颈癌,是发生在女性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。”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明确病因的恶性肿瘤。疾病潜伏期10-20年,发病和死亡高峰年龄为35-39岁和60-64岁;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,呈年轻化趋势。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,女性初次性生活年龄普遍提前,但是婚育年龄却逐年推后。随着婚前性行为年限的延长,婚前更换性伴侣现象层出不穷,这也就间接加大了女性多个性伴侣的可能性,若你的性伴侣也曾有多个性伴侣,这就形成了宫颈癌危机循环,女性患宫颈癌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。 是什么造成了女性宫颈癌?Harald zur Hausen (哈拉尔德·楚尔·豪森)指出,99.7%的宫颈癌与长期或反复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,他也因为这个发现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。然而,尽管宫颈癌的病因非常明确,宫颈癌却在我们的身边一直发生着……根据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9.89万,死亡病例约3.05万。 宫颈癌与女性的性生活及性生活开始年龄有必然联系。性伴侣越多,性生活开始年龄越小,患宫颈癌的几率就越高。从事非法性服务工作的女性患宫颈癌的几率就是正常人的数倍。有研究显示,初次性交年龄在18岁以下及多个性伴侣者宫颈癌发生几率高 女性患宫颈癌的病因可能来源于男性。这句话听起来似乎不符合逻辑,但是确实有证可依的。 研究显示,男性包皮过长较为普遍,很多男性不以为然。但是男性包皮里裹挟的包皮垢(包皮垢中的胆固醇与细菌作用可转化为致癌物),是引起女性宫颈癌的元凶之一。另外,性生活紊乱的男性也可能有各种性病史如阴道滴虫感染、梅毒、淋病、生殖器湿疣、单纯疱疹病毒型感染等,这些同样可以间接促进宫颈癌发病。 宫颈癌是怎样一步一步形成的?HPV病毒进入人体之后,它的唯一确定的目标就是人体粘膜或者皮肤的基底层细胞,浸入基底层细胞之后,HPV就开始了疯狂的病毒复制。 但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不是吃素的,数据显示,女性一生中有80%的人会感染HPV,但是90%的感染会在两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!只有少数情况下,HPV的DNA会整合进宿主细胞DNA,0.8%的发展成为宫颈癌。从感染到到发展为宫颈癌,一般需要经历 10-20 年。 宫颈癌是一种早发现可预防的疾病。如果及早发现并进行适当治疗,宫颈癌是可以治愈。其实早期的宫颈癌可以通过日常的观察可发现一些信号:
宫颈癌是人类目前唯一病因明确、可以早发现、早预防的恶性肿瘤。有些早期癌症和宫颈癌前期病变一样,症状不明显,如发现有异常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,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 宫颈癌是可以通过筛检加以预防的癌症。很多医学研究都显示子宫颈抹片检查可以降低60%-90%子宫颈癌侵袭癌发生率和死亡率。30岁以上妇女若能每3年接受一次子宫颈抹片检查,早期发现子宫颈癌前病变给予治疗,更可以阻断后续发展为侵袭癌,达到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。
-The End-
文章分类:
健康知识科普
|